号: 003138734/202508-00088 信息分类: 办理答复情况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5-08-19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20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19 15:26 阅读次数:

程吉加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动黄山市徽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振兴行动“八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2024年,全市食药用菌种植面积1830.3亩,同比增3.81%;产量7510吨、产值6462万元,同比分别增4.26%和4.1%。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策扶持。2021年歙县、祁门县被列入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县,其中歙县累计投入资金1316万元,祁门县累计投入资金449万元。2024年度屯溪区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60万元,新建和发展食用菌生产设施;休宁县安排中央财政衔接资金50万元,新建300m2菌棒生产厂房。徽州区出台《徽州区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激励办法》“对茶叶、蜂业、油茶、菊花、香榧和菇类等特色农产品开展产学研合作、新产品研发、固定资产投资、基地建设、品牌宣传、等实施主体给予一次性补助”。

(二)基地建设。全市共有10亩以上种植基地32个,初加工基地18家,建成以祁门县双莲村、春风村为典型的食用菌专业村2个。推广“科研院所+企业+示范基地”协同创新模式,在屯溪区、祁门县等优势产区布局黄山灵芝、椴木香菇、红托竹荪等特色食药用菌示范基地共18亩,集成示范新品种与标准化栽培技术。

(三)科技赋能。与黄山学院科研团队开展合作,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赢发展”为原则,谋划皖南食药用菌研究院筹建工作,构建覆盖菌种研发、栽培技术、精深加工的全链条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突破竹材、桑枝、稻草等基质替代原料处理工艺,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1200吨。加快“新型基料替代栽培食药用菌”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级专利1项。

(四)人才培养。构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揭牌成立黄山市食用菌行业协会,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作机制。强化全产业链技术赋能,2024年开展菌种繁育、生态栽培等专题培训4期,覆盖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职业菇农162人次,同步建立“理论授课+基地实操+跟踪服务”培育体系。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组织新型经营主体赴长三角食药用菌优势产区开展对标学习3次,重点考察工厂化生产、品牌运营及三产融合模式。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依托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县发展契机,整合各区县涉农资金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持续加大政策支持。二是支持建设食用菌示范县建设智能方舱种植基地,配套菌种厂、恒温菇房、无菌接种室等设施,提升菌菇生产现代化水平。三是持续深化与省农科院、黄山学院合作,筹划共建食用菌乡村振兴工作站,推动“村集体+企业+高校+农民”四方联动发展,重点突破菌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深加工等核心技术。四是持续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选派专家驻点基地,提供技术指导。继续举办高素质农民食用菌生产工竞赛,选拔优秀技术能手并纳入人才库。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2323619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