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黄山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56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黄山市委: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乡村运营机制打通乡村资源价值转换通道”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1年11月份以来,我市坚持以市场的逻辑、平台的思维、资本的力量、系统的理念,有效激活农村资产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一批经营规范、效益良好、利益共享的乡村运营主体,逐步摸索出一条“政府引导+村集体、企业、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乡村全面振兴路径。2024年,454家县乡村三级乡村运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4051.4万元。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制定《关于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的实施意见》和年度要点,确定三年工作目标和运营公司组建、运营路径、运营机制等,及时分解细化年度工作任务。纳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内容,由市组织振兴专班统一调度推进。二是推进整村运营。在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申报中,将专业运营团队作为必备条件之一,推动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遴选50个和美乡村发布整村运营招商信息并在上海市开展整村运营招商推介,现场签约重点项目4个。目前,全市有46个村引入运营商负责专业运营,其中,33个村引入民营企业、13个村引入本地国企。
三是引育专业队伍。建立全市乡村运营人才库,目前已吸纳超百名三区四县运营人才。我市2024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新农人协会,协会会员中农旅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产业代表超过20人。今年,组建全市乡村运营专委会,具体承担年度乡村运营大会和整村运营招商推介会等乡村运营领域重大活动,培养成为全市乡村运营行业领导单位。
四是引入金融活水。用好村落徽州、EOD、VEP三把绿色金融“钥匙”,成功落地全省首笔“千万工程”专项贷,与省农行签署金融支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政银合作协议,5年投放贷款不低于200亿元。截至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共授信1.95亿元,已投放贷款25.91亿元。
五是完善利益联结。鼓励市、区县国企与村集体强村公司合作,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徽州民宿、康养度假、非遗文创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导入特色种养等11个大类200余个产业项目,积极打响“田园徽州”“黟品五黑”等区域公用品牌。如,徽州区浪漫红文旅集团以现金控股模式联合村集体成立运营公司,实现村企利益共享。
六是创新改革赋能。指导黟县探索开展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总结形成村企合作、村组自营、村民合作、村级代管四种盘活闲置农房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盘活利用闲置农房5000余宗、面积75.68万平方米。指导歙县、黟县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入市23宗,均为文旅项目用地,总用地面积68.16亩,成交额7010万元;积极探索合理统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有效机制,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加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管理,规范利益分配行为,如歙县出台了《歙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黟县制定了《黟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黟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指导意见》。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提升我市乡村运营质效: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全市乡村运营1+N配套政策体系,印发实施《关于推进乡村运营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和运营团队准入审核机制、乡村运营工作机制、运营绩效评价办法、招引项目库和运营人才库建设等配套政策,指导区县进一步明确运营方向,规范运营管理,提升运营质效。尽快会同组织、纪检、财政、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金融、审计、税务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关于规范强村公司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全方位指导我市强村公司规范运行。
二是强化示范带动。探索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新路径。印发实施全市探索“六联”共建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指导意见,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因地制宜选择若干个试点片区,推动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打造一批建设成效好、产业特色显、运营效益优的和美乡村典型片区。充分发挥乡村运营专委会作用,指导支持各地乡村运营发展,力争全年每个区县打造1个运营样板村。
三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鼓励区县遴选区位优势突出、可运营资源资产较为丰富、产业特色鲜明村(镇),引进专业运营人才。培育一批在规划、设计、创意、营销等领域,具备高水平的新徽商、新农人、徽工匠、徽厨娘等本土人才,积极向多领域发展,成为乡村运营基石。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2320221
2025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