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十四五”以来,黟县大力推进农机化发展,为粮食稳定供应和农业现代化筑牢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县农机保有量达2.9万台套,总动力突破10.45万千瓦,较2020年分别增长12%和1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领跑全市达78.5%,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转型成效显著。
社会化服务破解谁来种地难题。黟县拥有7.3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但面临年轻劳动力短缺的挑战。为此,黟县探索出“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多元化联农带农机制。目前,全县已建成7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全链托管”和“土地流转+订单作业”等模式,实现“耕、种、防、收”全环节机械化,年服务面积超5万亩。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50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7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72家家庭农场,实现7个粮食主产乡镇农机社会化服务全覆盖,确保万亩粮田有人种且种得好。
智能农机推动装备转型升级。加大先进智能高效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如今,全县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31台、联合收割机59台、水稻插秧机60台。借助山区机械化推进项目,引进8套北斗导航智能驾驶系统,构建起“空中+地面”立体作业体系,可开展精准施肥、“一喷多促”飞防、无人驾驶插秧等智慧化作业。这些举措不仅使人工成本降低50%以上,还大幅提升了水稻综合产能,单日飞防作业能力突破万亩,节水80%、节省农药用量30%,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绿色。
政策助力,激活市场发展动能。“十四五”以来,黟县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05.5万元,惠及2744户农户,带动社会投资2823万元,新增农机具3847台套。2023年起,黟县推行通过“皖事通”APP申办农机购置补贴,线上办理更加便捷高效。2024年初至今,1200余份申请实现100%线上办理。此外,黟县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淘汰老旧机具260余台,发放报废更新补贴75万余元,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