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推荐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工作突出集体和个人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5-04-02 10:52信息来源:市渔政站 责任编辑:张渝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根据《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推荐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工作突出集体和个人的通知》,结合工作实际,经区县推荐、市级审核,拟推荐2家单位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突出先进集体,拟推荐2人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突出先进个人。现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时间:2025年4月2日至2025年4月9日,如有异议,请联系黄山水产站,电话:0559-2515414

 

附件:全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突出集体和个人拟推荐对象汇总表

 

 

                   2025年4月1日

 


附件


全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突出集体和个人拟推荐对象汇总表


一、全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突出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

序号

单位名称

人员总数

负责人

简要事迹

1

黄山市水产站

7

汪勇翔

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骨干基地为载体,扎实推进全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2024年,发展山泉流水养鱼池(塘)累计1万余口,累计面积23万余平方米,泉水鱼产量4200余吨,主要养殖草鱼、光唇鱼、马口鱼和光倒刺鲃等。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试点、基层推广”的发展机制,推行工厂化循环水、陆基圈养桶等养殖模式,目前全市陆基圈养桶数量900个。实施大水面生态增养殖,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管理,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年产有机鳙鱼1000余吨。创建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家,“五大行动”骨干基地7家。

2

休宁县水产站

2

甘成叙

围绕渔业绿色发展,积极推广山泉流水养鱼、稻渔综合种养、圈养桶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生态健康模式。2024年底,全县17个乡镇发展山泉流水养鱼产业,建成泉水鱼池6391口,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养殖企业17家、家庭农场22家。与浙江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工作。2024年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600余亩,圈养桶300余个。开展水产养殖政策法规宣传40余次,下乡开展用药减量行动技术宣传指导服务60余次。


二、全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突出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简要事迹

1

张渝

黄山市水产站

助理工程师

开展稻鱼、稻虾、稻鳖、稻蛙等共作或者轮作种养模式推广,提升稻米生态价值,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2024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累计在1万余亩,千亩示范片1个,“西海湖”“黄山五丰源”品牌2个。针对圈养桶集约化养殖,推广工程化尾水处理模式,对收集的鱼类代谢产物,按照固液分离、灭源消毒、生物吸附的原理,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目前,全市养殖主体实现养殖尾水处理全覆盖。指导全市建立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共7家,其中光唇鱼省级水产良种场1家。

2

郑国平

祁门县畜牧兽医水产站

股长/工程师

一是推广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结合渔业生产实践,总结提炼各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形成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全县规模化泉水鱼池577口,面积16868平方米,产量110吨;推广稻虾、稻蛙等稻渔综合种养面积963亩,二是组织开展良种良法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开展苗种自育方式的培育;按照泉水鱼品质控制要求添加苦麻菜、鱼腥草等天然保健品促进鱼体生长。今年马口鱼繁育2000余万尾,光倒刺鲃毛籽50余万尾,光唇鱼毛籽80余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