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5年2月13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刘军率调研组一行4人赴黄山市,围绕强英鸭业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汪佩玲、局党组成员吴承武、种业科、市畜牧兽医站、区县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强英鸭业育种基地、种鸭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及深加工生产线,详细了解企业在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技术研发、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作为国家级肉鸭新品种“强英鸭”的培育主体,强英鸭业凭借其饲料转化率高(1.9:1)、生长性能优异等特点,已成为我省畜禽种业自主创新的标杆企业。此外,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并建成自动化、环保型养殖场,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绿色养殖标准化发展。
座谈会上,强英鸭业负责人结合当前发展瓶颈,提出以下需省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是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需政策引导拓展深加工业务,完善屠宰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体系,打造长三角区域特色品牌。
二是环保与用地保障。企业反映养殖场扩建面临用地审批难问题,同时希望获得更多环保技术升级的专项资金支持。
三是种业出口管控。因受往年禽流感管控影响,导致强英鸭出口东南亚受阻。希望打通出口关节,拓展东南亚市场。
刘军处长对强英鸭业在种业振兴中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企业诉求作出回应
一是强化政策衔接,将推动“十五五”种业规划与企业需求对接,重点支持种业阵型企业,优化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监管机制,涉及到出口种业管控政策将密切与农业部联系,做好服务。
二是深化科企合作,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组建产学研联盟,加速育种技术成果转化,并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
三是统筹资源保障,协调自然资源部门解决企业用地难题,同时整合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养殖设施升级与全产业链拓展。
此次调研为政企协同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提供了方向。下一步,黄山市将以强英鸭业为示范,推动畜禽种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徽派”特色种业品牌,助力我省从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