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机制聚合力。以工业化思维推动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招商,建立“综合指导组+细分产业小分队”组织体系和“产业小分队+区县(园区)+企业+要素保障”对接机制,每月会商推进,及时研判、筛选交办,营造“以项目论英雄、以招商比能力、以落地见高低”的比学赶超氛围。
精准招商强对接。在已谋划151个招商项目库(亿元以上66个)、已梳理110户行业头部企业清单基础上,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细化完善招商地图、招商手册、政策汇编、专家智库等,靶向发力、精准招商。发挥茶叶、药材、鳜鱼、畜禽等行业协会专业优势和龙头企业渠道优势,拓宽织密招商网络,各小分队每月招商活动不少于4次,全年招引落地亿元项目不少于3个。
集聚要素保落地。修订完善市级支持农业发展扶持政策,探索运用“财政+金融+保险”“三农”投融资新模式,用好10亿元规模的市级绿色食品产业基金、5700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撬动招引一批大强项目。打造招商承接平台,推进7个县级绿色食品产业园提档升级,摸排梳理各区县产业用地、存量厂房等要素资源,推动招商项目与要素资源有效匹配、精准落地,力争雅叶茶饮、香如食用菌、商达鳜鱼、赢财牛等项目早签约。
推动达产增数税。强化“店小二”式招商服务意识,一方面,推进创鲜水产、徽仁堂中药饮片等已签约项目早建设,力争武阳智慧渔场、茶爽生物科技等已开工项目早投产。另一方面,推动已投产的招引企业扩大产能,力争前期招引的5户企业年内入规,茶口乐、农夫山泉(茶饮料)年产值分别超2亿元、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