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734/202103-00037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日期: 2021-03-09
发布机构: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1-03-09
生效日期: 2021-03-09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黄农产〔2021〕1号 词: 病虫害绿色防控,粘虫黄板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印发《推进全域菊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和《菊园粘虫黄板使用技术及配送流程方案》的通知

作者:汪文俊 发布时间:2021-03-09 11:49 信息来源: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及驻黄有关单位:

现将《推进全域菊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和《菊园粘虫黄板使用技术及配送流程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3月5日


推进全域菊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深做实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皖政办秘〔2019〕82号)和《黄山市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黄政办秘〔2020〕69号)等文件精神,为扎实推进化肥农药替代、特色农业绿色发展等十大工程,进一步提高黄山市菊花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全市菊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为引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按照“安全、有效、生态、可控”的总体要求,科学防灾减灾,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依据,应用非化学防控技术为主,综合应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实现菊园农药面源污染逐年减少,菊花质量安全稳步提升。通过3-5年努力,全市菊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病虫绿色防控效果达80%以上,菊花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菊园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菊花病虫害可测可控,产品质量全面提升。

二、实施内容

(一)推广应用菊花绿色生产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绿色农药”模式,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要求参照茶园执行,每亩40片黄板。黄板由市纳入茶园绿色防控项目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区县和乡镇组织实施。菊花黄板补助标准参照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执行,即市、区县补贴总费用2/3,市、区县按照1:1比例分担;农户每亩承担黄板费用不超过10元。各地根据病虫发生态势,针对蚜虫、斜纹夜蛾、叶斑病、霜霉病、枯萎病等病虫害,主要采取生物农药和高效、低风险绿色农药防治,用药品种参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执行。(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

(二)建立收购企业联结基地机制。加速发展菊花产业联合体,建立“企业+基地+农户”联系机制。区县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组织、村组织与种植大户层层签订合同,共同约定菊园绿色防控的步骤路径和菊花收购方式。对落实绿色防控制度的农户发放“绿色防控菊园卡”,农户凭卡销售菊花,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三)加强农残检测和病虫监测预警。依托国家茶叶及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黄山)等技术平台,开展全市菊花农残(含除草剂)常态化检查抽查,将农残检测数据与菊花扶持政策挂钩。千亩以上的主产区建立菊花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病情、虫情,分析发生趋势及规律,发布预警信息,精准防控时机。建立菊园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在重大病虫害发生前及时预警,迅速反应,有序高效组织应急物资和调度病虫防治。(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气象局、黄山海关)

(四)强化菊园投入品行政执法。强化市县两级农业综合执法,提升菊园投入品管理执法水平。坚持执法和宣传结合,加强属地管理,在菊园用药节点组织执法人员和农技干部走村入户,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宣传引导,强化菊园用药执法监督,对销售投入品采取登记备案制,严禁违法违规销售化学农药,对违法违规销售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一律没收,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推进步骤

2021年,在全市40%的重点区域先行试点,按照市级制定的技术路径和操作规程推进菊花绿色防控;鼓励以区县为单位全域推进。

2022年,在上年推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菊花绿色防控,做到应防尽防;菊花全域绿色防控取得初步成效。

四、组织保障

(一)构建责任机制。各区县要在推进全域茶园绿色防控的经验基础上,将菊花纳入茶园绿色防控实施范畴,做到统一谋划、统一实施、统一验收,形成政府主导,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大力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菊花重点种植乡镇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全力组织村级组织开展政策宣讲、粘虫黄板插放和回收等各项工作。(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二)广泛宣传发动。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引导,编制通俗易懂的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农技人员走村入户深入菊花种植基地,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各村级组织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明确绿色防控的权利义务,确保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政策家喻户晓、菊农皆知、全面参与。(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

(三)加强培训指导。依托安徽省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技术力量及市区县技术推广网络,按照市培训到区县,区县培训到乡镇和企业,乡镇培训到村的路径,组织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绿色生产加工技术、新时代经营管理人才等相关培训;组织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成果的评价和推广应用,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菊园粘虫黄板使用技术及配送流程方案

为做好菊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黄山市菊花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全市菊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安全,特制定菊花粘虫黄板使用技术及配送流程方案。

一、黄板使用技术

1.使用时间和方法。菊花移栽成活后粘虫黄板开始悬挂,七月菊(早菊)在4月上旬悬挂完毕,黄山贡菊和其他类菊花在5月中旬悬挂完毕,用铁丝或绳子穿过诱虫板的两个悬挂孔,将其固定,然后使用木棍或竹片固定在诱虫板两侧,插入地下适当深度,悬挂方向以板面向东西方向为宜。

2.悬挂高度。最佳悬挂高度为超过菊花高度的15—20cm为宜,并根据菊花的长势情况及时调整o

3.悬挂密度。针对菊园害虫应选择的规格为20× 25cm,密度为40张/亩,黄板行间距4米-4.5米为宜。

4.及时补换。当诱虫板因受风吹日晒及雨水冲刷而失去粘着力时应及时补换;当害虫布满诱虫板无法再粘害虫时可以更换诱虫板。

5.注意事项。(1)晴天的诱集效果明显优于阴雨天,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在运动时远大于静止时。诱虫板可与其它绿色防治措施配合使用。(2)由于害虫的趋嫩性,对于害虫的防治挂板时间应适当提早。

二、黄板的配送及回收

1.由区县农业农村(水利)局或菊花产业相关单位建立区县、乡镇、行政村(或新型经营主体)配送负责人员架构体系,包括:村的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卸货地点等。

2.行政村项目负责人根据各村菊花种植面积以及该项目实际推进和落实情况,上报粘虫黄板需求数量并注明首批粘虫黄板需求数量,经乡镇政府、区县及市级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同意后,以表格形式传真或微信告知配送主体,每个行政村(或新型经营主体)原则上配送批次不超过两次。

3.配送主体根据各区县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集中统一配送,粘虫黄板配送到行政村(或新型经营主体)后,项目负责人签字验收;收据一式五份(行政村或新型经营主体、乡镇、县主管部门、市主管部门、配送主体)。

4.用于绑定黄板的竹竿或木棍,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菊农自备。

5.行政村(或新型经营主体)项目负责人根据前期统计的菊农需求数量分发到户,由菊农自行捆绑到竹竿或木棍上,按照技术要求及时插入菊园。

6.黄板回收。11月份实施黄板统一回收,由菊农负责把废弃黄板清点数量装袋后交于各行政村(新型经营主体), 由配送主体负责回收并集中处置。

7.各行政村(新型经营主体)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提供相关照片申请各区县实地验收。

三、黄板的验收与付款流程

1.验收。成立菊花粘虫黄板配送及回收验收小组,验收小组在粘虫黄板配送到村(新型经营主体)及黄板回收完成后15天内完成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2.付款。(1)粘虫黄板配送到乡镇或行政村并通过验收后,申请市、区县财政资金预拨付,预拨付资金为各级财政应承担釆购资金的80%,最迟8月31日以前预拨付资金拨付到位。(2)各行政村菊农分担的黄板费用,根据黄板实际配送数量,15天以内由行政村项目负责人收缴完成并支付给配送主体;区县主管部门及乡镇协助配送主体收缴菊农分担的黄板费用;(3)余款、配送工时费补贴、回收补贴及黄板处置费用待验收结束后由各级财政根据承担总金额一次性拨付。

黄农产【2021】1号.pdf,黄农产【2021】1号.doc